预决算公开辅助填报及监督服务方案

2024-01-22 11:26

1.建设背景

根据《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财预〔2016〕123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的通知》(财办库〔2016〕413号)有关要求,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决算法》,扎实做好政府预决算公开工作。各部门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决算编制报告依法公开,方便公众查阅和监督。

近年来,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在监督检查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2.存在问题

目前各部门的预决算公开方式都是采用手工的方式按照财政批复的预决算数据,自行整理公开数据和内容格式,单独进行报告公开。造成公开内容的颗粒度小部分不达标以及不规范的情况;同时监管部门也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公开的报告文件进行逐一的检查,检查工作效率低下。公开内容的合规性和时效性检查也存在较多的错误或疏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各部门公开的报告是否及时在部门网站中公开,公开报告的差异项验证,都需在互联网环境中人工检索,检索效率低下。

各部门的公开报告需要财政部门人工进行合规性检查,耗时耗力。

合规性检查不合格的部门需要人工进行整改,待整改完毕后再次人工核对,工作效率低。

个别部门不按照财政部门下发的标准报告模板公开,随意修改模板、漏报科目、公开明细程度不够。

个别部门频繁更换报告内容,公众和财政部门对公开报告最新的文件内容无法及时获取了解。

3.服务内容

为实现预决算报告“公开内容的完整性、公开形式的规范性、公开时间的及时性、公开监督的全程性”四大目标,保障预决算公开工作有序开展,提高此项工作的公开效率及质量,全面推进建立“阳光政府”的改革步伐,提供如下服务内容:

制定模板:根据财政局预决算公开工作的要求,以财政局提供的公开报告模板底稿为基础,协助制定本年度本地区预决算公开模板,支持模板多次调整和模板细化。

提取数据:通过接口或数据导入导出的方式对接财政部门的一体化业务系统,分析并自动提取所有预决算单位批复的部门预决算数据。

生成部门预决算报告:根据定制的公开模板及单位预决算数据,自动生成各部门的预决算报告,报告已自动填充相关数据,部门只需补充完善报告。

自动审核报告:通过AI技术,根据财政部门对公开报告的细化要求,智能审核报告中的存在问题,例如公开报表中类款项的完整性、相关说明部分的完整性等,并要求部门进行整改。

实时汇报各部门公开进展:实时统计分析各部门的填报状态,如填报中、已完成、已公开,实时向财政部门汇报进展。

自动抓取部门挂网报告并核对:根据政策要求,为确保报告的准确性,自动爬取已挂网公开报告,并与系统生成的报告进行核对,及时发现是否存在报告篡改等情况。

诊断和整改优化:在接到监督检查要求后,可通过系统设置检查规则,并按规则对本区域内部门的公开情况进行预审查,并协助各部门组织进行整改。

提供全方位服务:在财政局的支持下,基于智能运维系统,提供机器人智能服务、人工一对一服务、运维热线服务,全方位、全过程的解决各部门在填报过程中的业务和技术问题。

提交服务报告:完成本项服务工作后,为财政部门生成一份服务报告,综合汇报本次服务过程,经验及问题。

4.系统亮点

可定制化的标准报告模板,智能审核报告完整度和规范度。事前定制化的预决算报告标准模板,支持word、wps编辑,支持离线填报,操作简便,符合部门使用习惯。通过控制不可编辑区域,有效限制填报过程中的人为问题,如删减内容、表格格式混乱、数据内容缺漏等。通过控制可编辑区域,支持复制粘贴文字、图片,填写主要原因分析、绩效说明,填报过程操作方便。

通过接口或数据导入导出的方式对接财政一体化系统,按照财政的统计口径,自动填充、计算预决算报表内的数据。有效减少工作量。

和人为的错误问题,规范报告和报表的数据内容,提升数据完整度、准确度、透明度。

动态实时监督部门公开进度、自查自纠。事中实时跟踪部门预决算公开的情况,如是否下载模板,是否上传审核、是否审核通过,是否已完成公开,公开是否一致,公开时间是否逾期等,实现预决算公开执行过程中的全流程跟踪和管理。

同时通过向各部门下发检查表,汇总、统计公开自查情况表,对公开情况进行评分检查,实现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公开执行过程中的遗漏问题。

智能分析“预决算数与公开数”之间的变化差异、及时整改。事后追踪各部门预决算公开报告中的真实数据,实现真实比较财政一体化系统中预决算数与单位公开报告数之间差异,真实掌握部门的调整情况。从以往财政部门无法核验,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均可以进行监督管理,提升预决算公开工作的执行成效。